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广东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和美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12月23日下午,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副会长扩大会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专家、行业产业精英翘楚,聚首共商共议广东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分领域深入探讨环保产业在“双碳”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李敬斯、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调研员周雪峰、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明旭、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高级工程师王一钧、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孙水裕、中山大学教授熊亚、魏在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军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汪晓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方战强、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荣誉会长区岳州以及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刘继军主任等出席论坛。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单位以及来自广东各区域城市、各环保产业细分领域专家参加了论坛。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麦建波主持会议
周雪峰
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环保产业作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在助力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更要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贡献。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调研员周雪峰致辞
王明旭
作“解读《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专题报告,从规划背景、总体思路、任务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他表示广东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态势已初步显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十四五”时期,广东将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强化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增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明旭作“解读《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专题报告
王一钧
作“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解读”专题报告,她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将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是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布局和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绿色低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广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和成果。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高级工程师王一钧作“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解读”专题报告
广东省环保产业在助力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美丽大湾区的建设上,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嘉宾对话环节,邀请了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李敬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汪晓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方战强、广州紫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飞、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成、深圳市朗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劲松,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企业经营理念革新等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麦建波主持对话环节并发言。
李敬斯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
“双碳”战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强烈信号,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引领下,节能环保产业要提高高效节能低碳环保装备及技术的供给能力,帮助产污者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在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大环境下,节能环保产业大有可为,建议企业家、专家在技术创新、装备制造、标准制订上,为双碳目标达成,助力美丽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麦建波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
党中央、国务院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21年,国家双碳战略加速推进,“1+N”顶层规划初步成型,环保产业进入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征程,产业格局走向深刻重塑,迈向绿色循环发展新阶段,环保装备、技术不单单能实现减污,还要符合双碳标准。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时代基本结束,未来将是高效的运营服务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时代。
汪晓军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高氨氮废水,是一种低碳节能的处理技术,通过氨氮的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细菌能够“吃掉”废水中的氨氮,顺利地将其转化为氮气,目前已有成功的示范应用。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在消耗碳源、提高处理成本的同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我们研究团队的奋斗目标是工程化解决低浓度氨氮的厌氧氨氧化和主流厌氧氨氧化,目前己有突破性进展。
从“十四五”开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向纵深方向发展,监测范围由水环境监测向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方向发展;传统理化监测设备也要综合考虑生物指标,需要统一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来规范指导环境监测领域产业发展,企业自身也必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研发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前布局生态环境监测市场。
王永成
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环保产业政策导向性强,“双碳”背景下,必须学懂弄通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算好企业碳排放账,在经济总体放缓的背景下,只有决心转型升级,创新工艺技术路线,创新商业盈利模式,才能求得一席生存之地。
土壤修复领域,要跳出环保干环保,推进建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以废治废,以废作为产品。矿山修复变成垂直生态形成碳汇。农田修复,将秸秆农田垃圾废弃物资源利用,变成生物炭回到农田去。
李云飞
广州紫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环保产业要搭上国家“双碳”战略这班车,才能获得时代的红利,在大气环境治理恶臭气废气处理领域,要结合双碳目标,发展节能低碳治污技术,研发治污智慧管理平台,给客户企业节能降碳提供技术管理支撑,帮助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在助力美丽湾区建设,达成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部署的同时,也实现环保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
论坛上,为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优秀运行服务单位推荐目录》的企业授予了牌匾。
>>麦建波会长和周雪峰二级调研员为优秀运行服务单位颁发匾牌
2020年度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优秀运行服务单位名单
为提高协会服务水平,创造更精准的研讨平台,触发行业思想碰撞,主论坛结束后,还按城市区域、细分产业领域举行了8个分论坛,就当下及未来环保行业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产业现状、人才、技术、管理等经验分享、交流探讨。